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学龄前>> 宝宝护牙 > 正文内容

宝宝“双排牙”的成因、处理与预防指南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不少家长发现,宝宝在换牙期新牙已萌出,但乳牙却迟迟不掉,形成“双排牙”(医学上称为“乳牙滞留”)。这种情况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但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只要科学应对,就能有效减少对宝宝牙齿健康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双排牙”?

  “双排牙”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饮食过于精细 :现代家庭常将食物切碎或煮得过软,导致宝宝咀嚼次数减少,乳牙缺乏足够的生理性刺激,牙根吸收不足,难以自然脱落。

  恒牙萌出方向异常 :恒牙未从乳牙正下方萌出,而是偏内侧或外侧生长,无法正常顶替乳牙,形成“双排牙”。

  如何正确处理“双排牙”?

  乳牙松动明显时 :鼓励宝宝多吃稍硬的食物(如苹果块、玉米棒、胡萝卜条),通过咀嚼促进乳牙自然脱落。

  乳牙稳固且恒牙已萌出时 :若乳牙完全不松动,且恒牙萌出超过一周,需及时就医拔除滞留乳牙,避免恒牙排列不齐或颌骨发育异常。

  如何预防“双排牙”?

  调整饮食结构

  1岁左右开始逐步增加食物硬度,如将水果切成小块让宝宝啃咬。

  3岁后可尝试啃玉米、排骨(需去骨渣)等,充分锻炼咀嚼能力。

  定期口腔检查 :每半年带宝宝检查一次牙齿,及早发现恒牙萌出异常,必要时干预矫正。

  总结

  “双排牙”虽常见,但通过科学饮食和及时医疗干预,可有效避免对恒牙的负面影响。家长应重视宝宝的咀嚼训练,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确保牙齿健康发育。



编辑:王晓芳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