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个快递箱能给我吗?”当孩子眨巴着眼睛提出这个请求时,千万别急着说“扔了吧”——因为你可能随手丢掉的是孩子下一部“科幻大片”的拍摄现场。
邻居家5岁的轩轩就是个“纸箱改造大师”。某天,他盯上了爸爸的快递箱,经过一番“魔改”:蜡笔涂成银色,贴上歪歪扭扭的“控制按钮”,侧面还挖了个“观察窗”,转眼间,纸箱就成了全小区最拉风的“太空飞船”。每天放学后,他戴着“头盔”(其实是妈妈的洗菜篮)钻进纸箱,一本正经地分配任务:“副驾驶,检查燃料!”“导航员,目标火星,出发!”据轩轩妈妈透露,这艘“飞船”不仅成功让孩子少看了半小时动画片,还意外解锁了他的“话痨”模式——从“外星人吃不吃薯片”到“月球上怎么上厕所”,问题比科幻编剧的脑洞还大。
其实,家长只要掌握三个“纸箱魔法口诀”,就能轻松加入这场创意派对:
材料“放养” :提供纸箱、彩纸、胶水等安全材料,然后……忍住别插手!哪怕孩子把箱子剪得像被恐龙啃过,那也是“抽象派艺术”。
闭眼夸夸 :当孩子举着“四不像”作品跑来时,请自动开启“奥斯卡评委模式”:“哇!这个螺旋桨(其实是个晾衣夹)的设计太超前了!”
提问式捧哏 :用开放式问题给想象力“加油”:“船长,您的飞船靠什么动力?”“下次能带妈妈去参观木星吗?”——保证孩子能编出一整套《星际百科全书》。
所以,下次再收到快递时,不妨把纸箱往孩子面前一推:“给,这是你的‘宇宙’。”毕竟,谁知道呢?说不定你家的纸箱明天就“飞”出了下一个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