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儿童耳痛的常见病因,也是导致听力受损的“隐形威胁”。由于儿童耳部结构发育尚未完善,病原体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炎症。家长需掌握中耳炎的症状识别、预防及治疗要点,才能有效保护孩子的听力健康。
中耳炎的“信号”:不同年龄段的表现
较大宝宝(可表达) :会直接诉说耳朵跳痛或刺痛,尤其在吸吮、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婴幼儿(无法表达) :表现为烦躁哭闹、频繁抓耳,或拒绝吃奶(因吸吮动作会加重耳痛)。若伴随感冒后发热、耳道渗液,需高度警惕。
中耳炎的预防:从日常细节入手
正确擤鼻涕 :教导孩子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侧,避免用力过猛。家长勿为孩子用力擤鼻涕,以防鼻腔分泌物逆流至中耳。
感冒后的警惕 :感冒期间需密切观察耳部反应,如出现抓耳、摇头等异常行为,应及时排查中耳炎可能。
中耳炎的治疗:早发现早干预
及时就医 :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症状隐蔽,若疑似耳痛或听力下降,需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如部分家长因工作忙延误,导致病情加重)。
规范治疗与护理 :
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不可擅自停药。
治疗后定期复查声导抗或纯音测听,确保听力恢复。
中耳炎的防控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家长需熟知症状表现、注重日常预防,并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干预,才能有效避免听力损伤,为孩子守住健康的“声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