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产后>> 产后抑郁 > 正文内容

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抑郁?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由于许多人选择在“金猪年”初为人母,今年无疑成为一个怀孕、生子高潮期。据媒体报道,随着生育高峰期的到来,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增加了不少。而专家介绍,患产后抑郁的人在所有产妇当中占10%~15%。新妈妈在孕期和产后压力造成的抑郁情绪,处理不当会有演变成精神疾患的可能。分娩对于每个女性来说理应是最幸福的事情,为什么有人在分娩后出现产后抑郁症呢?新妈妈和家人应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抑郁?

    新妈妈遇上旧婆婆

    小杜跟丈夫过得非常幸福,去年意外怀孕之后,大家共同决定要这个孩子。小杜父母前两年相继去世,产前将婆婆从遥远的县城接来,帮助照顾她们母子。将婆婆接来本是个矛盾的决定,一方面担心相处不来,另一方面小杜又担心自己难以兼顾,将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而忽略了丈夫,所以还是把婆婆请到北京来。她的担心从开始就没对任何人讲过,包括丈夫。

    出院后丈夫忙工作,婆媳相处得很不愉快。婆婆要小杜按土方法坐月子;小杜学医出身,认为婆婆的观念对产妇和婴儿都不科学,不讲卫生。婆婆说:“你嫁进我们家就听我的,我比你有经验。”小杜很委屈,跟丈夫谈,而丈夫认为“你是眼科大夫不是妇产科,不一定都懂,我妈把我们4个孩子带大,更有经验”。于是小杜从此闭上嘴什么也不说,越不说就越压抑,奶也少了,小孩没出满月病了几次,小杜的忧虑、跟婆婆的矛盾越来越深。1个月后婆婆准许小杜出门走动,但她仍不开心,常躲在卧室无缘无故地哭,丈夫说她有人伺候还无理取闹,她很无奈。医生的直觉告诉她自己患上产后抑郁症,就去看了医生,而丈夫却认定妻子多事,一提这事他就不耐烦,不满小杜的唠叨,夫妻感情变得恶劣。又过了一段,家庭气氛没有任何好转,小杜听同事的建议,带着3个多月的小孩搬到单位宿舍去住,换个环境。情况表面上平静了,但她仍然很难调整过来,夫妻感情也僵持在那儿了。

    “中国式”生育

    全职太太小洪跟丈夫结婚10年,从这对“神仙眷侣”决定要一个孩子开始,两人开始变得不和谐了。怀孕期间小洪扭了脚,虽有保姆照顾,但丈夫无法时时陪伴,小洪第一次感到巨大失落和孤单;生孩子时又发生意外情况,自己生又改剖腹产,受了“两茬罪”……小孩哺乳期间,小洪不再那么活泼开朗,有点爱发脾气,常计较小事,增添了洁癖,对保姆不满。丈夫没深想,确实很多产妇因生活的突变而有牢骚,他认为安排好时间,随时小心呵护就够了。

    事情爆发在孩子断奶前后,那段时间小洪常常拉住丈夫谈未来、谈感情,说来说去最后总是“你要给我一个承诺,会跟我白头到老,要是中途抛弃我,我就抱着儿子去死”之类的说法,听多了丈夫终于心烦,一方面以前妻子不这样,另一方面他不愿意莫名其妙地成天做这种承诺。但他越想岔开话题转移注意力,小洪就越爱联想:“他不肯承诺,是不是因为早就有了预备,还是他已经有外心了?”最后矛盾升级,现在孩子刚满周岁,这对夫妇已经由过去的恩爱转变为天天争吵,濒临分手边缘,他俩剑拔弩张的状态很像《中国式离婚》里那对夫妻。朋友们认为小洪需要心理辅导,但不敢直接对她说,怕刺激她;丈夫则是有家不乐意回,常常留在办公室或者回家趁小洪不注意赶紧躲进书房把自己反锁起来。

    产后抑郁的苗头

    问:通常来说,患产后抑郁的人都在什么阶段发病?

    张:在生完小孩后两周到1个月期间,特别是产后两周是多发高发的时间段。有的产后抑郁当时处理不得当,没有及时治疗,延续很长时间,也有可能复发或更严重的情况。

    问:从表现看跟其他类型的抑郁症是否一样?

    张:症状上完全一样,不一样的仅仅在于产后抑郁是由躯体创伤引发的精神疾患。另外,我们要留意,有些人的症状不一定始终持续在一个程度,如同发烧一样,早晨不烧了可能到晚上体温又升上去了。特别是抑郁患者,他/她抑郁的同时可能思维很清晰,逻辑推理很明白。

    像你介绍的第二个案例,当时她的先生、朋友意识到了她的问题,应该开导、帮助以及寻求专业机构的指导,这时患者自己可能没有自制力,她不能主动就医,家人及朋友最好替她寻求帮助。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丈夫给不给她那个“承诺”,即使丈夫给了她这个,她可能还会生出新的问题来。这跟你说的第1个例子刚好是两种情况,那个案例的小杜是自己意识到问题但家里人不相信她,这个是自己没意识到,但别人都看到了,同样要积极面对,想办法帮助她。

    问:一般都有什么样的苗头值得我们注意:此时产妇可能已有抑郁的倾向了?

    张:例如发觉她变得特别爱哭、无缘无故频繁地发脾气、食欲减退、持续地睡眠不好、对小婴儿的兴趣减低,那就需要警惕了。这个问题和其他抑郁症的道理一样,也跟任何身体疾病的道理一样,都是越早就医越有利,当发觉有一些情绪上的不对时,就应该及时地寻求帮助,这样对大人对孩子都是正确的。


编辑:汤也
共3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125个字符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